寶林茶室引發的食物中毒風波:「米酵菌酸」是甚麼?5要點教您如何預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!

寶林茶室引發的食物中毒風波:「米酵菌酸」是甚麼?5要點教您如何預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!
寶林茶室發生了大規模的食物中毒事件,導致多人中毒,其中2人不幸死亡。在這起事件中,於28日對2名死者進行了解剖相驗,而檢驗結果出爐,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召開記者會說明,解剖發現其中1名死者血液中檢出罕見的「米酵菌酸」,這是台灣首次檢出這項毒素。
先帶大家認識「米酵菌酸」是甚麼?
米酵菌酸是一種罕見毒素,由唐蒼蒲伯克氏菌(Burkholderia gladioli)在「特定條件」產生,這種菌容易在富含脂肪酸食物中繁殖,在攝氏22至33度、酸鹼值中性的環境易產生大量米酵菌酸,洗滌或高溫烹飪也不會被破壞,特別是在椰子和玉米等食物的發酵過程中可能會產生。
毒理學教授表示:米酵菌酸是一種粒線體毒素有強烈毒性,會攻擊細胞的粒線體,造成人體所有細胞瞬間失去能量,低濃度就可讓腦部、心臟與肌肉癱瘓,僅1毫克就能致命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