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迪勒重創溫室,是天災還是人禍?
文/杜憶如
設施農民負債永無止境
對多數台灣人民而言,蘇迪勒影響最大的是停水斷電之不適感,隨著颱風離台時間越長,水電恢復狀況也差不多了,颱風離境,最終,印象中的蘇迪勒只與水電匱乏的焦慮結合,暫留腦海一段時日,然後,生活還是照過:狂妄地沖澡、豪邁地吹冷氣。然而,蘇迪勒對於多數農民而言,無疑又是一首無情的、直接影響生計的農損哀歌!
其中,最為媒體所關注的,便是蘇迪勒強勁的風勢,造成台灣各地的溫網室設施幾乎體無完膚:帆布撕裂、骨架扭曲。由廢鐵、爛布、淹死的農作物所構成的畫面,加上,農民的哀嘆聲、血淚流淌聲作成的背景音樂,輔以,農民道出的電影旁白:「當初興建溫室時的貸款還沒還完,現在又多一筆修復的『債務』了!」,我們不解,這樣的悲情電影究竟還要上演幾次?
設施農業在雲林
99年六輕工安事件所造成的農漁畜牧養殖業之嚴重損失,使得縣政府終於成功向六輕索討30億的「雲林農業發展安定基金」,大量的補貼金挹注,縣政府開始將設施農業形塑成防治天災、對抗氣候變異、減少病蟲害的護身符。許多剛剛投入農業的農民就被這樣的政治宣傳所吸引,不惜貸款大筆資金興建農業設施,使自己淪為債奴只為了務農能更順遂,而這些明為政績、暗為綁樁的補貼,讓溫網室就此席捲了整個雲林。
蘇迪勒颱風過境,所有農民都承受了巨大損失,此外,全台估計至少有86.5公頃的農業設施遭受破壞,也因為農業設施成本很高,設施農民比非設施農民更多了償還原本貸款的壓力,以及修復設施的支出壓力!相同的困境不斷挑戰著雲林的設施農民,猶記97年鳳凰颱風肆虐時,當時縣政府就提出「提高農損補貼、堅固農業設施」的主張,問題是,七、八年過去了,每次颱風過後,我們只聽到相同的主張。感覺上,農民始終是弱勢者,農業始終是弱勢產業,所以需要不斷被補貼;感覺上,農業設施這個已經失靈的政策方向,仍然是為政者眼中的萬靈丹?
設施農業從來不是萬靈丹
台灣本來多颱,就算不面臨極端氣候的挑戰,農業政策的思考方向本該涵蓋:如何水土保持、維護環境?什麼時節適合種什麼?什麼地方適合種什麼?以全台灣為範圍的農業區域計畫該是什麼樣貌?
可是,該思考的我們沒想過,只是放任農民隨著眼前的「市場」賭博似地盲目搶種、轉種,當悲劇注定發生,農業政策依然不具備面對多颱與極端氣候的應變能力,災損補貼已經是為政者慣行多年的買票手段,無奈再多災損補貼也不能解決問題,此時,產量高、品質好、能抗災減損……設施農業被形塑得像萬能之神,好像人定勝天,所以農民就放膽興建,也就放膽負債。
土地強健,才能有好的作物收成,但我們不去思考怎麼重建健全的農地,而這個突然流行起來的設施農業彷彿是能拯救全世界的諾亞方舟,問題是這個諾亞方舟既花錢又易損,更慘的是,一旦決定要興建這個諾亞方舟,農民就再也擺脫不了它。筆者接觸過的設施農民,幾乎全部都還負債中,而且此次蘇迪勒使他們的處境更加困難了,幾乎人人都喊後悔啊~也不敢想像這些已經花了大筆鈔票投資興建起來的設施,如何拋棄得了?只能繼續花錢修補,只能繼續等待下一次驚心動魄的颱風,只能繼續賭博。
一句「農業局整理農民損失後,將依規定向農委會申請災害補助」,遠比不上農業政策的調整有效!
新聞出處: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