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亞籽為什麼是超級食物?5大營養重點+正確吃法指南
它們小如芝麻,卻蘊藏著驚人的生命力。來自墨西哥與中美洲的超級食物 —— 奇亞籽(Chia Seeds),雖然顆粒細小、味道清淡,卻含有豐富營養,是現代人健康飲食的熱門選擇。
▋為什麼奇亞籽被稱為「超級食物」:
在眾多的健康食材之中,奇亞籽(Chia Seeds)能脫穎而出,被冠上「超級食物」(Superfood)的美名,絕非偶然。所謂超級食物,指的是營養成分極為豐富,對人體健康有多重正面影響的天然食材,而奇亞籽幾乎完美符合這個定義。
營養密度極高:少量即含有大量必需營養素,如蛋白質、纖維、Omega-3 脂肪酸、鈣、鎂、鐵等。雖然體積微小,但每 100 公克的奇亞籽,約含有 20 公克蛋白質、34 公克膳食纖維、17 公克 Omega-3 脂肪酸(主要是α-亞麻酸)、以及豐富的鈣、鎂、鐵、鋅等礦物質。這代表只要少量,就能為身體補充多種必需營養素,是忙碌現代人「小份量高營養」的絕佳選擇。
低熱量、飽足感強:奇亞籽遇水後能吸收自身重量約 10 倍的水分,形成柔軟的膠狀質地,能延緩胃排空、增加飽足感,幫助控制食慾與體重管理,對於想減脂、控糖的人尤其有益。
天然植物來源,適合各類飲食型態:少量即含有大量必需營養素,如蛋白質、纖維、Omega-3 脂肪酸、鈣、鎂、鐵等。雖然體積微小,但每 100 公克的奇亞籽,約含有 20 公克蛋白質、34 公克膳食纖維、17 公克 Omega-3 脂肪酸(主要是α-亞麻酸)、以及豐富的鈣、鎂、鐵、鋅等礦物質。這代表只要少量,就能為身體補充多種必需營養素,是忙碌現代人「小份量高營養」的絕佳選擇。
營養密度極高:奇亞籽本身無麩質、無乳糖、未經加工處理,屬於純植物性來源,素食者與無麩質飲食者都能安心食用,也不容易引發過敏,是相當「溫和」的食材。
中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早在數百年前就將奇亞籽視為「戰士糧食」,認為它能提供持久能量與耐力。這段文化背景,也為它增添了一層神秘的健康光環。
▋奇亞籽的營養與功效:
►1.富含Omega-3脂肪酸—守護心血管
奇亞籽含有豐富的α-亞麻酸(ALA),屬於植物性Omega-3脂肪酸,能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(LDL)、減少發炎反應,進而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與中風風險,是素食者極佳的Omega-3來源。
►2.高膳食纖維—促進腸道健康
每 100 公克奇亞籽約含有 34 公克膳食纖維,其中多為可溶性纖維,可吸水膨脹、形成膠狀物質,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、預防便祕,同時能延緩醣類吸收、穩定血糖。
►3.植物性優質蛋白質—強化組織修復
奇亞籽含有約 20% 蛋白質,且提供多種必需胺基酸,可協助修復肌肉組織、維持免疫功能,對於運動族群或素食者來說,是非常實用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。
►4.礦物質與抗氧化物質—全面營養後盾
奇亞籽富含鈣、鎂、鐵、鋅等礦物質,能強健骨骼、增進造血與免疫力。此外,其內含的多酚類抗氧化物質有助中和自由基、延緩細胞老化,守護身體不受環境壓力與歲月傷害。
►5.抗氧化成分:可延緩老化、提升免疫力。
小小一匙奇亞籽,就能提供蛋白質、好脂肪、膳食纖維、礦物質與抗氧化物等多重營養,是兼具保健、調整體質、增進活力的天然營養來源,也難怪能被譽為現代飲食中的「能量小種子」。
▋如何吃奇亞籽才能有效攝取:
奇亞籽本身幾乎無味、顆粒細小,料理方式十分多元,不論甜鹹、熱食或冷食都能輕鬆融入日常飲食。但要讓身體真正吸收其豐富營養,有幾個關鍵原則必須掌握:
►先浸泡,幫助消化吸收:解釋秋天氣候變化,人體容易缺水,建議保持每日攝取充足的水分。
►飲食中補水:介紹一些富含水分的食物,如梨子、蘋果、黃瓜、冬瓜等,幫助補充體內水分。
在秋天,因為氣候乾燥、空氣濕度降低,人體水分流失較快,容易出現秋燥的症狀。會導致人體的水分消耗增加,津液不足可能引發口乾、喉嚨乾澀、皮膚乾燥、腸胃不適等症狀。補水有助於保持體內的水分平衡、滋潤皮膚與頭髮、維持新陳代謝與排毒等。
補水的小建議
►多喝水:每天保持飲用足夠的水,根據個人體質和活動量調整水的攝取量。
►多吃滋潤食物:除了喝水外,多攝取含水量高的食物,如水果(梨、西瓜)、蔬菜(黃瓜、蘆筍)以及湯類,有助於補充身體水分。
►避免利尿飲品:如咖啡、濃茶等,這些飲品會加速水分流失,反而不利於補水。
▋秋天氣候乾燥,適合選擇滋陰潤燥的食材,這些食材有助於補充體內津液、保護肺部,減少乾燥對身體的影響。以下是一些適合秋天的滋陰潤燥食材:
如白木耳、銀耳湯、雪梨湯、百合、山藥等有滋潤的作用。也推薦豆漿、核桃、杏仁等具有潤燥效果的食材,這些食材有助於保護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健康。
►銀耳:又稱白木耳,具有滋陰潤肺、生津止渴,常用於養生粥或甜品中。適合銀耳燉湯或銀耳百合羹,搭配紅棗、蓮子一起煮,非常滋潤。
►蓮子:有滋陰潤燥、清心安神的效果,能幫助改善因秋燥引起的乾燥。可以用來煮粥、燉湯,如蓮子百合湯,或搭配其他滋潤食材。
►蜂蜜:有潤燥、補中益氣的作用,尤其適合秋季調理。每天一杯溫蜂蜜水能有效緩解秋燥,但要避免用熱水沖泡,以免破壞蜂蜜中的營養成分。
►山藥:能夠幫助調養脾胃,適合秋天乾燥時食用。可以蒸煮、燉湯或加入粥中,如山藥蓮子粥、山藥排骨湯等。
►芝麻:有潤燥生津的作用,有助於保護皮膚和毛髮不受乾燥氣候的影響。黑芝麻可以磨粉加入粥中,或者搭配豆漿、牛奶飲用,滋補效果良好。
►枸杞:能保養肝腎、益精明目,也有助於滋陰潤燥,特別適合秋天補充體內津液。可以加入茶中泡飲,或者與湯品一起燉煮,如枸杞蓮藕湯。
►柿子:性寒,有潤肺止咳、清熱去燥的作用,能幫助緩解秋季乾燥引起的口渴和不順暢。可以生吃或製成柿餅,注意適量食用,過多食用可能引起消化不良。
►梨子:有滋陰清熱的作用,可以生吃、榨汁或燉梨,加入冰糖、百合,效果更佳。
►杏仁:適合秋季養肺防燥,可以用來煮甜湯,或作為零食適量食用。
►百合:有清肺潤燥、安神補心的功效,可以用來煮粥或燉湯,搭配銀耳或蓮子。
►白蘿蔔:能夠潤肺生津、健胃消食,特別對於乾燥引起的咳嗽、咽喉不適有很好的效果。可以用來煮湯,如白蘿蔔排骨湯,或涼拌、清炒食用。
秋季適合的湯品調養
推薦一些潤燥的湯品,如:冬瓜蛤蜊湯、蓮藕排骨湯、南瓜雞湯、白木耳蓮子湯等。
粥類食物:如小米粥、山藥粥、銀耳粥等,這些粥類易消化且能滋陰補氣,非常適合秋天食用。
秋季適合喝的飲品
例如枸杞菊花茶、決明子茶、烏龍茶、百合銀耳茶等。
避免咖啡和酒精:提醒讀者少喝咖啡和酒精,這些飲品容易加重體內水分流失。
要避免食用過於辛辣乾燥食物:
►辛辣食物:辣椒、花椒、芥末、薑、蒜等辛味較重的調味料或食物。
►油炸食品:炸雞、薯條、炸餅等油炸類食物會增加體內燥熱,加重口渴和皮膚乾燥。
►燒烤食品:燒烤食物經過高溫烘烤後變得乾燥,容易加重秋燥,還可能增加「火氣」。
►加工食品:薯片、爆米花等加工食品水分少,鹽分高,容易引起口乾和便秘。
因為辛辣食物屬於熱性食物,容易引發體內的「火氣」,導致口腔潰瘍、喉嚨腫痛、便秘等症狀。秋季氣候乾燥,人們本就容易上火,辛辣食物會進一步加劇這些問題,讓身體更加不適。尤其是秋天本來就容易出現喉嚨乾澀、痛癢等不適。也容易導致大便乾結、便秘,辛辣食物會使腸道更加乾燥,進一步加重便秘的情況。因為辛辣食物有時會刺激胃腸道,加快消化,但同時也容易耗損腸道中的水分,使得排便更加困難。
